零規則與日本禪師:淺談建立回饋循環

Jeff Kuo
Apr 25, 2022

--

年前我寫了 Gogolook 致員工公開信,內容提到了我們正在致力建立的公司制度與文化,包含「遠端優先」、「願景導向」、「原則落實」與「直言不諱」等等,今天我想 Gogolooker 聊一下 Netflix ”零規則” 一書對我的啟發。

Photo by Venti Views on Unsplash

最近我跟卷哥在 1 on 1 會議中聊到 Netflix 獨特的企業文化,當中一個準則是「只說你敢當面對那個人說的話」。白話一點講,就是不要打官腔、做表面工夫,如果你認為你的主管、身邊的同事表現不好,你該做的不是只在茶水間跟同事互相抱怨,或事在背後發黑函放冷箭,而是要嘛你當著他的面說出口並且跟他當面辯論,要嘛你徹底沉默。用這種方式建立起有效的回饋循環。聽起來很違背人性對吧?就連 Netflix 創辦人都承認這個原則做起來比想像中困難很多。

Gogolook 與大部分公司一樣,目前每半年會執行一次匿名互評,作為綜合績效評比的一部分,但大家都很遵守亞洲文化「溫良恭儉讓」的美德,給出來的評價不是像上了濾鏡般美白到不行,就是用了無數修圖技巧去包裝負面評價,導致成員們根本無法獲得具建設性的意見,公司當然也無法快速成長。

因此,我跟卷哥做了一個決定:

推動及時的 360 度的署名回饋制度,勇於說出建設性的回饋,並準備好接受辯論。

好了,連全球最鼓勵開放透明的軟體公司都覺得困難的任務,要怎麼落實在太平洋另一端、99% 是亞洲人的本土公司?

談到這邊我要跳脫出大部分人(包含我自己在內)不自覺會落入的框架與偏見:誰說只有老美才不畏衝突敢言直諫,而亞洲文化都講求和諧內斂?日本禪學大師鈴木大拙就曾講到「參禪」的例子:

“所謂「參禪」,是面見師父,提呈他們對於公案的見解,讓師父評定。面見師父不是公開舉行的活動,僧人必須個別到師父的方丈裡去,並且以最正式且莊嚴的方式對話。僧人在入室前必須三頂禮,到了室內,則合十胸前,到了師父跟前,再頂禮一次。禮拜完畢以後,就不必再管什麼世間法;如果從禪的觀點有需要的話,掌摑相向也無妨。

See!日本人耶!參禪僧耶!為了追求禪的真相,竟然連互甩巴掌都是可以的!這真的太顛覆三觀了!畢竟我們從小被教導的是不能得罪方丈,不然就會被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少林寺十八銅人用摺凳海扁。

說到底,我們認為對人只能講好話,其實只是重視表面和諧更甚於對真理的追求。但追求真理就一定得要互甩巴掌嗎?我想這裡指的是另一個重點,也就是要建立建設性回饋機制,就需要有當面 (遠端亦可) 互動的機制。雙方都承諾,這回饋與互動是為了促進正面改變而做的。

Netflix 進入日本時,面對一個習慣迂迴溝通的民族,他們的作法是透過增加提出回饋的正式場合,把回饋排進正式議程,提供準備方向,並給予清楚的原則與架構,成功建立有效回饋的文化。

不管是 Netflix 或是參禪僧,這些都是他山之石,對 Gogolooker 來說,沒有白話空口,只有直言不諱、原則落實。今年四月份,我們先將在主管層與 CXO 層先試行 360 度的署名回饋制度,檢討修正後就會在六月份運行於全公司。屆時我們就會知道,Gogolook 的企業文化究竟是日本僧還是少林寺十八銅人了…。

--

--